柏联普洱是景迈山普洱茶的匠心守护者,在忠于传统,
传承文化之间融入现代时尚的生活理念。
今天,我们捧着景迈的泥土、植物和泉水站在这里,我们想让人们听到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当自然被工业化破碎,大地的呼吸被水泥、柏油、烟尘窒息……星光在哪里?蛙声在哪里?昆虫的鸣叫在哪里?没有了这一切,人的日子在哪里?我们的景迈山,白色的云雾游荡在我们的屋檐下,风中送来草叶的香味,倾耳还能听得见老祖母轻声的叹息;大树的灵息庇荫着我们一代代子孙的日子、庇荫着小鸟、麂子和牛马的日子;千年的茶园里有祖先汗水浸润过的泥土,在每一片茶叶里都有他们温热的脉息。透亮的泉水从深山里出来……森林、土地、天空中荡漾着使人落泪的宁静与温情。我们把这一切视为圣洁。感谢大地母亲的赐予!人们说,这已是北回归带最后的一片绿岛,这也是古老中国的茶树的源头。贪婪、自大和短视,蒙敝了人的双眼和智慧。大地母亲养育了我们,我们怎么能去掠夺和征服自己的母亲呢?我们是大地之子、景迈山之子,我们宣誓:作为现代人,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决不能对自然界过度索取。我们要争取立法,保护和尊重各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方式、建筑风貌。保护景迈山每一棵参天的大树、每一块古老的茶园,每一缕阳光、每一寸土地、每一捧泉水……吹过景迈的风听见了——让上苍和大地作证,让景迈的一切生灵作证。
景迈山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平均海拔1400m,属亚热带山地立体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常年云雾缭绕。雨热同季,有利于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的形成,而纤维素不易形成,茶叶能较长时间保持新鲜,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景迈古茶林总面积 1231 公顷,集中分布在海拔 1250~1550 米之间的山地、村寨周边、次生林之中,是具有 1300 多年历史的山地人工栽培型古茶林,动植物资源丰富,生长着数百种珍贵的动植物,森林覆盖率超过 70%,具有丰富的自然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物种的基因库。古茶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丰富,完整保留了见证人工驯化栽培茶树这一过程的实物例证景迈古茶园的古茶林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栽培型古茶树数目较多、面积较大、历史较长、茶树个体年龄相对较大,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是普洱茶重要产地之一,被世界茶人学者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茶树自然博物馆”、世界茶文化发展的根源和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人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的茶叶,其演化过程并完整地保留了宽叶木兰化石(约3540 万年)—中华木兰化石(约2500 万年)—野生茶树(约2500 年)—野生-栽培过渡型茶树(约1500 年)—人工栽培型茶树(约1300 年)的系列实物遗存。
景迈山主要生活着布朗族、佤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傣族,景迈山有景迈大寨、勐本、芒埂、糯岗老寨、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基、翁洼九个传统村寨,主要有傣族和布朗族两个世居民族。
景迈山地区与茶相关的种植技术、古茶的驯化技术、茶叶制作方式以及与茶相关的农业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古茶的保护管理机制也得到了继承与发扬,逐渐将传统的古茶种植技术与现代茶种植技术结合,形成新型生态化的现代生态茶种植,体现着对传统技术价值的进一步弘扬。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滇西各条茶马古道的交叉处,连接澜沧、孟连及西盟三地的贸易往来,所在普洱片区的茶山也在大范围内联系了西北过大理至西藏、西南至缅甸、东南至老挝、东北至四川等地。景迈山地区是滇西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一站,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驿站。景迈山古茶林是传播民族文化和接受外来新文化的窗口,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和意义。在通过著名的茶马古道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种茶、制茶、吃茶、祭茶等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春季的四月中旬,景迈山各族都要举行传承了1700多年隆重的祭茶祖活动,古老而神秘的仪式,是为感谢祖先与上天的恩赐,感谢“一祖六神”的眷顾。上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使景迈山成为中国茶祖文化朝圣旅游胜地。
2012年9月,景迈山古茶林和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
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 年,被国际茶业委员会确认为“世界茶源”。
2015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2016年,《中国国家地理》推荐的“感受春天10个最佳旅行地”中,景迈山名列榜首。
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2021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了“2022最佳旅游目的地“,景迈山是中国唯一上榜目地的。